基于类串口通信的文件传输协议,ymodem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MCU IAP中,常用的就是这种协议。ymodem是xmodem的改进版协议,具有传输快速稳定的优点。它可以一次传输1024字节的信息块,同时还支持传输多个文件。
本文ymodem源码基于C语言,采用回调机制,设计为独立的C库,包含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实现。
基于类串口通信的文件传输协议,ymodem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MCU IAP中,常用的就是这种协议。ymodem是xmodem的改进版协议,具有传输快速稳定的优点。它可以一次传输1024字节的信息块,同时还支持传输多个文件。
本文ymodem源码基于C语言,采用回调机制,设计为独立的C库,包含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实现。
jsoncpp是一个优秀的开源C++ json库,被广泛应用。在寻找C/C++ JSON库时,没有选择CJSON,而是选择了jsoncpp,主要考虑我应用程序是C++编写,如果使用CJSON的话,可能需要重新封装一层。
就我的应用而言,jsoncpp和CJSON都有一个共同问题:官方代码不支持指定小数位数。jsoncpp还有另一个问题:它默认按字母排序输出json。
调试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时,出现下述错误:
terminate called after throwing an instance of ‘std::length_error’
what(): basic_string::_S_create
采用在gdb中运行,错误如下: 阅读全文 »
使用4.9.2版本的交叉编译器编译新写的应用程序时,出现了很多之前没遇到过的编译错误,比如今晚出现的编译错误:error: ‘__locale_t’ has not been declared。这个错误主要是头文件“<xlocale.h>”包含的问题。
这个错误源于自己编写的一个头文件中包含了<string>头文件引起的。编译错误提示内容具体如下:
今天下了个cjson库(下载链接: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cjson/),用于验证其浮点数的处理。在print_number()中,发现有使用DBL_EPSILON、INT_MAX、INT_MIN等宏的使用。因初次见面,所以特别研究了下。
其中,宏DBL_EPSILON的头文件为:<float.h>,宏INT_MAX、INT_MIN的头文件为:<limits.h>
用VS编写代码时,从word文档中拷贝了一些内容作为注释。编完代码,转到linux上编译时,结果出现了下面一段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的编译错误:
在此之前,开发eCos应用程序时,经常碰到程序挂掉后,串口打印输出一大串让人看不懂的数据。今天才明白,原来这些数据是程序挂掉时的堆栈帧数据(stack frame data)。
通过这些堆栈帧数据可以分析出程序当时的运行状态和定位程序哪里出现了问题。
这就是本文要讲的—backtrace()和backtrace_symbols()函数的使用。
统计函数或某一段代码的运行时间在软件开发中常常遇到。透过运行时间可分析出函数或程序段的运行效率和性能,从而有针对性的对代码进行优化。
在unix环境中,常常用binutils(GNU二进制工具集)中的gprof工具来查看函数运行时间。但本文的重点是自己编写代码实现函数或程序段运行时间的统计。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前几天,有一位网友编译eCos时,出现了BSS段错误,提示的错误信息大概是:ld: address 0x2000f028 of stress_threads section .bss is not within region sram。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编译链接错误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BSS段是干什么用的,然后才能针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所以,本文主要谈谈BSS段问题,以及关于它的大小问题。让我们对BSS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本文讲的likely()和unlikely()两个宏,在linux内核代码和一些应用中可常见到它们的身影。实质上,这两个宏是关于GCC编译器内置宏__builtin_expect的使用。
顾名思义,likely()指“很有可能”之意,而unlikely()指“不太可能”之意。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它们代表什么?又是怎么使用的呢?下面是一篇外文翻译(加上了本人的一些理解),给出了详细答案。
© 2012 velep.com | reille blog | 管理| 粤ICP备15065318号-2| 谷歌地图| 百度地图| Suffusion theme|Sayontan Sinha |